Panduan Konsep Perdagangan (Sepuluh): Area Buta Pemikiran yang Mematikan – Kesalahan Sebab-Akibat

交易概念大補帖系列,旨在分享一些「很少有人提,但極其重要」的交易概念,相信不論是新手、老手,都能在此系列文章中帶走一些東西。本系列一共有 10 篇文章,這是第 10 篇。 (前情提要:交易概念大補帖(九):槓桿要開多少倍?該全倉還是逐倉? ) (背景補充:以比特幣 2021 年雙頂結構為例:談什麼是「未來數據洩漏」 ) 基礎邏輯 邏輯,是我開始運營貝格先生以來,反覆強調不下百次的概念。 由於金融市場中存在太多、太多的理論,流派五花八門,且我們所受的義務教育中,並沒有專門針對金融的系統性課程,因此對於一個剛踏入金融市場的小白來說,如果沒有預先篩選出「真正有用、經得起考驗」的理論,反而容易浪費太多時間在學習沒有意義的垃圾資訊上。 但小白通常沒有能力直接辨別出「有用」的理論、資訊,因此我個人認為,最有用的辨別方式就是「保持質疑、以邏輯驗證」。 例如,假設有人告訴你以下理論(只是舉例,不代表正確),你全部都要先保持質疑,並且反問「背後的理由」: 週線 MACD 金叉 = 看漲:「理由是?」 EMA 21 有支撐效果:「理由是?」 RSI 底背離看漲:「理由是?」 上升楔型跌破,看跌:「理由是?」 如果說不出一套能夠說服人的理由,那就不要採用,你最終是要拿自己的真金白銀去和市場廝殺,你真的敢用那些根本不知其所以然的理論嗎? 多提一嘴: 那些告訴你 EMA(21) 或 EMA(xx) 有支撐效果的人,很可能連 EMA 是如何計算出來的都不知道;那些告訴你 MACD 金叉 = 看漲的人,很可能連 MACD 的默認參數 (12,26,9) 的由來都不知道。 賭徒謬誤、錨定效應 一道經典的命題: 「如果有一枚公正的硬幣,前面 35 次都丟出了正面,所以我第 36 次想下注反面,因為連續出現 36 次正面的概率極低。」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賭徒謬論。 的確,連續丟出 36 次正面的概率極低,是 1 / (2^36); 但每次擲出硬幣都是「獨立事件」,因此第 36 次的概率依然是 50%。 如果你根據上述理由來下注,那說明你根本不懂概率,也不懂數學。 再來是經典的錨定效應:「都漲這麼多了,我才不敢買」、「都跌這麼多了,可以買」 永遠記得: 「漲多了」,不是不能繼續上漲的理由 「跌多了」,不是不能繼續下跌的理由 買入、賣出的決策因素,只和它後面會不會繼續漲 / 跌有關 試想: 假設有一個人在 BTC = 1u 的時候看到了 BTC,在 BTC 之後漲到 100u 的時候,已經是 100 倍了,請問「已經漲了 100 倍」是阻礙 BTC 繼續上漲的理由嗎? 顯然不是,因為現在的 BTC 已然是六位數的價格。 而這,就是典型的因果謬誤,或者說錯誤歸因。 相似的一些簡易邏輯還有很多,包含: 天空下雨,地板濕了;不代表地板溼了,一定是天空下雨造成 死亡的人都有喝過水;不代表喝水是致死的原因 族繁不及備載,各位可以細品。 是聖杯,或只是好運? 很多時候,你可能會看到一些似乎是「市場規律」的內容,例如: 歷史上,BTC 在 n 月份的時候,上漲概率很大 因為往年 BTC 在新年時期都上漲,所以新年必漲 山寨季必到 因為 BTC 每次都精準回踩 xx 日均線,所以這條線很有用 以上內容,總是能吸引到最多的流量,同時也總是使最多人賠錢。 我們不可否認,透過細心的觀察,的確可以發現很多「規律」, 但發現了這些規律,不代表你真的找到了「聖杯」; 甚至,在你相信這些規律是「聖杯」的同時,它們就成為了致命毒藥。 如果你發現了市場規律,或者從其他地方看到市場規律,請你務必記得停下來思考,用以下兩個原則驗證: 1⃣ 規律的樣本數足夠嗎? 2⃣ 背後的邏輯是? 如果某人提出一個規律,結果樣本數不到 10 次,那說明此規律完全可能只是運氣使然。 就像是,假設有人今天說: 「如果你抬起左腳、身穿花襯衫,用右手拇指丟硬幣,就一定是正面」, 然後附上了一個影片,內容是他以上述操作,連丟出了 10 次正面。 我現在就問你:你敢信嗎? 很顯然,一枚公正的硬幣,正反兩面的概率就都是 50%, 雖然他用那詭異的拋法,丟出了 10 次正面, 但這並不代表那些花襯衫、抬左腳的作法是丟出正面的關鍵; 相反,他完全可能只是剛好賭到了那 1/1024 的概率,然後出來吹牛。 因此,對於那些樣本數不足、又說不出理由的理論,一律視作垃圾。 你或許覺得上述例子很笨、很搞笑,那如果換個說法呢: 「MACD 金叉 + RSI 超賣 + …,代表看漲,所以要作多」, 不是說金叉、超賣 … 等一定錯誤,但在接受這些理論之前, 你真的思考過「這些訊號真的和價格的漲跌有直接關聯嗎?」 總結 本文旨在幫助初入市場的小白,建立正確、科學、理性的思維, 網路世代,資訊爆炸,市面上充斥著太多垃圾訊息; 因此如果你沒有以邏輯、演繹法的思考方式去篩選資訊源, 很可能就會浪費很多時間,走了一堆彎路。 可悲的是:很多根本不懂金融、不懂交易的人, 會用一些根本經不起考驗的垃圾概念當成內容來輸出, 如果之後說對了,他就可以丟一句:「看吧,我早就說了」來造神, 散戶們看到了之後就高潮,殊不知他完全可能只是運氣好, 價格的表現和他一開始提出的理由根本毫無關聯。 就像是前一段抬左腳、花襯衫丟硬幣的例子,比比皆是。 最後,交易概念大補帖至此告一段落,我一共寫了十篇, 主題的挑選上沒有刻意排列,單純是我想到什麼就寫什麼, 但主要都聚焦於「你在其他地方幾乎看不到,但又超重要」的內容。 希望本系列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感謝閱讀至此的你們。 原文連結: 相關報導 解讀Web3 AI賽道6大現狀:相比AI Agent,機構更關注基礎設施 AI Agent 融合 Web3,機器人幫你鏈上理財時代要來了? Mind Network 完整介紹:以 FHE 技術破解 AI Agent 安全難題〈…

BTC1.03%
Lihat Asli
Halaman ini mungkin berisi konten pihak ketiga, yang disediakan untuk tujuan informasi saja (bukan pernyataan/jaminan) dan tidak boleh dianggap sebagai dukungan terhadap pandangannya oleh Gate, atau sebagai nasihat keuangan atau profesional. Lihat Penafian untuk detailnya.
  • Hadiah
  • Komentar
  • Posting ulang
  • Bagikan
Komentar
0/400
Tidak ada komentar
  • Sematkan
Perdagangkan Kripto Di Mana Saja Kapan Saja
qrCode
Pindai untuk mengunduh aplikasi Gate
Komunitas
Bahasa Indonesia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