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計時 2 天開啓!💥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展示你的創意贏取獎勵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就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活動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加密支付的隱性雷區:爲什麼你必須列出「受限地區名單」
撰文:邵嘉碘、陳昊洋
引言
過去兩年,加密支付(Crypto Payment)逐漸從小衆概念走向全球熱潮。
它的形態五花八門:
穩定幣支付(USDT/USDC 結算)
加密借記卡(俗稱 U 卡)
跨境加密薪資發放
On/Off-ramp 網關(加密⇄法幣)
加密版 Stripe 或 PayPal
這些項目的共同點是:用加密資產解決跨境支付的慢與貴。
但不同於純交易平台,加密支付直接接觸資金流、銀行卡、銀行帳戶、法幣清算系統。
它不是「DeFi」,而是半金融、半科技的混合物。
因此,所有「地理風險」在這裏都會被放大。
很多團隊在興奮於牌照結構、產品體驗、交易量增長時,忽略了一個看似技術性的問題——誰可以用?
這不是市場選擇,而是合規底線。
爲什麼必須排除部分國家和地區?
加密支付在法律上,往往被視爲:「電子貨幣發行」「資金轉移服務」「支付清算活動」。
這意味着,只要你的系統能讓當地居民存入、轉出或消費加密資產,就可能觸發當地監管許可。
例如:
美國:需要註冊 MSB+Money Transmitter License(MTL)。
歐盟:MiCA 下需 CASP 授權,且需在成員國設立本地實體。
新加坡:受《Payment Services Act》管制,涉及MPI+DPT 許可。
香港:需MSO或即將推出的 VA Dealing、Stablecoin 發行許可。
如果你沒有這些許可,卻讓當地用戶能使用你的加密支付功能,
監管機關會直接視爲「在該轄區內未經授權經營支付業務」。
一旦系統允許伊朗、朝鮮、敘利亞等制裁區用戶註冊或交易,無論你是註冊在BVI還是愛沙尼亞,
只要使用了國際清算體系(銀行、VISA、Mastercard、SWIFT),都有可能被視爲制裁規避。
被列入黑名單的後果並非罰款,而是金融生命中止:
銀行帳戶被凍結;
發卡通道立即停用;
清算資金無法結算;
Sponsor 銀行終止合作。
實務建議:系統應執行「三重過濾」:
IP 封鎖:GeoIP 識別訪問來源;
KYC 國籍驗證:身分證/護照國家;
居住地交叉驗證:水電帳單或銀行信件。
這不是形式,而是存活條件。
市面上的機構是怎麼做的?
這些公司的共同點:「先分區,後擴張」。
不是一張牌照走天下,而是用多牌照、多主體隔離不同風險區域。
加密支付的核心邏輯,是「監管地理隔離」。
反面案例:沒有地理隔離的代價
Paxful(點對點支付平台)
原因:未有效屏蔽伊朗與俄羅斯用戶;
後果:美國監管機構調查,創始人宣布暫停運營。
Bitzlato
原因:容許俄羅斯及制裁區用戶交易。
後果:被美國司法部起訴爲洗錢平台,資產凍結。
某 U 卡類項目
模式:香港 MSO + 境外發卡 API,但未設置 IP 封鎖;
後果:Sponsor 銀行發現高風險地區用戶交易,清算帳戶凍結,項目當場停擺。
一句話總結:
沒有地理合規的加密支付,不是創新產品,而是「違規金融服務」。
律師視角:合規防火牆怎麼搭
《受限地區政策》(Restricted Jurisdictions Policy)
《客戶接受政策》(Customer Acceptance Policy)
《Geo-IP 封鎖與驗證流程》
國籍驗證(KYC)
居住地驗證(Proof of Address)
登入設備 IP & GPS 檢測
發卡或支付路徑追蹤
發卡機構、Sponsor 銀行、托管方都要求名單無制裁區客戶。
→在合作協議中寫入「合規保證條款」和「持續篩查義務」。
定期同步 OFAC / FATF / EU / UN 官方名單,
並設立內部清單更新時間表(建議季度更新)。
結語:加密支付的真正競爭力是「可持續的合規」
在加密支付賽道,技術壁壘不高,合規壁壘才是護城河。你能處理多快的支付,監管能多快凍結你;你服務的國家越多,風險曲線也就越陡。
真正的全球化不是「誰都能用」,而是「合規地用」。
地理排除不是放棄市場,而是留住命脈。在加密支付的世界裏,能留下來的項目,一定不是跑得最快的,而是最懂風控邊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