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真正的加密威胁不是黑客攻击——而是信任崩塌

2025年上半年已有$2.17B被盗,但问题不在数字本身。

当年1年内生成式AI推高了加密诈骗收入至少$9.9B。今年才过半,数字已经吓人了。更可怕的不是数额,而是诈骗方式的进化速度——深度伪造音频、虚拟客服、克隆身份。这些曾是新闻标题,现在是标配武器。

为什么审计和黑名单已经过时了

传统防御思路还停留在2020年代:代码审计、应急响应、用户教育。但加密诈骗现在是双管齐下的威胁:

技术层:AI自动扫描智能合约找漏洞
社工层:从"信任的人"发来消息,再多谨慎也没用

而且每笔交易一旦签署就不可逆——这是加密的特性,也是它的死穴。银行能冻结,加密不行。

需要的是实时防御,不是事后分析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经向机构发警告:AI欺诈是系统性风险。监管部门在行动,行业还在写道歉信。

真正的解决方案应该嵌入交易流程本身:

  • 钱包实时检测异常(不只是标记,要阻止交易
  • 确认这是常规交易对象吗?金额符合历史模式吗?地址有诈骗记录吗?
  • 不同钱包/节点服务商共享威胁情报,攻击者无处躲

坦白说:如果行业不主动出招,监管会替你选择

要么加密自己建立防护体系,要么等着被监管部门用僵化框架锁死。现在是自我进化还是被迫改造的问题。

关键不是让黑客无法攻击,而是让损失可逆或极其稀少。 钱包不再是被动签名工具,要成为主动风险检测系统的一部分。

AI没有打败加密,是我们的防守思维太慢了。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