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https://en.wikipedia.org/wiki/2025_United_States_federal_government_shutdown
2025年10月,因2026財政年度撥款爭議懸而未決,美國部分政府機構被迫停擺。國會未能就撥款法案取得共識,導致聯邦部分職能暫停運作。本次停擺持續43天,創下歷史新高。期間,大批員工被迫休無薪假,民生食品援助計畫受影響,機場及旅遊交通也出現連鎖反應。
2025年11月12日,眾議院以222比209通過撥款法案,總統隨即簽署,政府重新開放。該法案將聯邦政府大部分職能的撥款延長至2026年1月30日,並為部分機構提供至2026年9月的年度預算。停擺正式結束,相關服務及員工薪資恢復機制也同步啟動。
停擺期間,約67萬名員工被迫休假,另有約73萬名員工繼續工作但未領薪資。停擺結束後,這些員工將補發薪資,職位也獲得保障。同時,超過4,200萬美國人倚賴的食品援助計畫(如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SNAP)因資金中斷一度面臨重大風險。撥款恢復後,食品援助計畫預計將恢復正常運作。

圖:https://www.gate.com/trade/BTC_USDT
政府停擺期間,美國重要經濟數據延遲公布,市場風險偏好降低,比特幣及主流加密資產一度走弱。隨著政府重啟,宏觀不確定性下降,比特幣(BTC)、以太幣(ETH)等也出現小幅反彈。
同時,監管機構也恢復正常運作,意味著加密ETF、穩定幣相關法案等審查進度重新啟動,增強市場對中期政策利多的預期。整體而言,停擺解除對加密資產僅屬短期情緒回溫,中期仍以監管推進為主要影響因素。
儘管政府目前已恢復運作,醫療保險補助及長期預算議題仍懸而未決。若2026年1月撥款再次無法通過,類似停擺風險依舊存在。專家也提醒大家要密切關注國會接下來的預算協商進展。
結語:「美國政府停擺解除」不僅是一則時事,更深刻影響公共政策、經濟運作及社會保障體系。建議一般讀者也多加留意其背後制度變化及未來可能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