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币生态普涨 一通电话打来,对面声音发抖:"300万U全没了,就让老婆帮忙转个账而已。"
事情经过很简单——出差前他把助记词截了个图发微信,让妻子帮忙操作钱包转账。妻子说自己就照着做了,只是复制粘贴助记词导入钱包。等他下飞机一看,钱包余额归零。报警后被告知属于家庭内部纠纷。
但真正的凶手不是家人。妻子用的是台旧安卓机,常年连着家里WiFi,浏览器里装了几个不知名插件。那个插件在后台监听剪贴板,助记词一被粘贴就同步传出去了。钱被转走的整个过程干净利落,连转账记录都没留下痕迹。
这件事能拆出几个要命的点:
助记词这玩意儿就是钱包的万能钥匙。手抄在纸上或刻进金属板才是正道,千万别截图传聊天软件。统计显示,七成以上的资产被盗都跟截图传输有关。
要操作钱包就得准备专用设备。弄台干净手机,只装官方钱包APP,不连WiFi、不装乱七八糟的插件。如果非得让家人帮忙,最好开视频监督全程,转币前务必核对收款地址的后几位数字。
还有个时间窗口要记住——黑客通常在72小时内清除日志。发现资产丢失后立刻排查助记词、设备和网络环境,别等几天后再找,那时候证据早就消失了。
在加密货币这个领域混,对风险保持偏执不是坏事,而是保命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