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qijie
vip
币龄 1 年
最高VIP等级 0
用户暂无简介
最近 Polymarket 明确要发币了,不少撸毛大佬已经冲进去。我也研究了一圈,发现这种预测市场真的很适合小资金玩家,靠运气 + 策略,甚至没等空投就有机会先赚点。
我现在的玩法很简单:做交互、刷活跃、攒数据,等空投。
官网:
1.登录注册
2.充值(自己 DYOR)
3.选事件预测,下单就行
如果你跟我一样主要是冲空投,记住下面这些就够了👇
▪️选快结束的事件:资金占用时间短
▪️选 95%+ 的高概率方向:稳刷数据不求暴利
▪️用 Split 做无风险挖矿:Yes+No 拆分,等结算有利息
▪️避免反向单:容易被判女巫
▪️下单金额自己看着来,我都是小额
交互排名可以查
Polymarket 是用钱预测未来事件的平台,猜对赚钱、猜错亏钱。
它被认为是预测市场的龙头,融资超150亿美金、估值百亿级。现在外面说法是 Q4 或明年 Q1 发币,反正体量这么大,空投预期很强。
我已经开始小额玩了,撸空投 + 稳定挖利息,性价比很高。你要是想找个轻松点、简单点、有预期的项目,Polymarket 真的可以搞一搞。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昨天看到 @edgeX_exchange 给不少参加创作者活动的 KOL 发了第一波空投,真有点羡慕了。单号 2000U 起步,随便写几篇内容就能拿这么大一份,这不就是实打实的大毛福利吗?恭喜拿到的兄弟们 !
结果再看看我自己,发了十来篇,忙前忙后,最后连点汤都没喝到……只能说账号权重还是不够高,得继续努力。
不过让我最期待的其实是 edgeX 的 meme 币 $MARU。昨天发的那点空投只有 0.2%,而未来 70% 都是要给社区的。如果照个 1000 万美金的市值来算,那就是 700 万美金的空投要撒出去,含金量非常可观。
活动还剩 11 天就结束了,我是准备继续坚持写。
虽然现在一毛没捞到,但说不定后面就轮到我了。反正机会摆在这儿,多创作几篇不亏。
希望最后能收点成果吧,哪怕一点也好。
#EdgeX #OpenSeason #DeFi #Trading #edgeX_exchange @edgeX_exchan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刚刚刷到消息才发现EdgeX 创作者的实时榜单已经出了!
兄弟们,只要你发过 EdgeX 相关内容,一定去查一下自己的排名👇
听说这个榜单目前只是参考,最终成绩还是看
@edgeX_exchange 官方的综合评估,尤其是那 3 个 NFT 到底给谁,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
现在距离活动结束还有差不多两周的时间,截止到 12 月 3 号。
想冲的现在都还来得及,内容再补一补,说不定就能上去。
我先去研究一下我自己能不能再往前挤一挤……你们也赶紧看看自己的位置吧
#EdgeX #OpenSeason #DeFi #Trading #edgeX_exchange @edgeX_exchang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Allora $ALLO 不是大满贯么
这币价怎么一路向下
我擦 又有2个号收益砸手里了
ALLO-3.89%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在关键矿产行业,我觉得“信任” 一直是个难题。原材料从矿山到工厂、再到终端产品,中间环节太多、信息太乱,想追溯来源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这正是 @SalusPlatform 正在解决的问题。
他们基于 @IOTA 构建一个真正可验证、可追踪的数字身份系统——不仅让人或企业拥有身份,还让集装箱、运输车辆、甚至矿石本身都有独一无二的“数字身份证”。
这样一来,整个供应链的每一步都能被验证、无法造假,让“透明”不仅是口号,而是真实可查的信任。
🔹 Salus 让每一个环节都拥有可信身份
🔹 IOTA 让这些数据安全、可验证
💡 透明度,从此不再靠承诺,而靠技术。
@IOTA @TWINGlobalOrg @GiveRep
IOTA-3.47%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IOTA竟然都十年了!
去看了IOTA 的成长史,很明显它不是一夜成名,而是历经十年打磨,从一个小众的物联网账本,走到如今能支撑全球贸易与现实资产的基础网络。
始于 2014 年
当时的 IOTA 还叫 Jinn,目标是让 IoT 设备能彼此支付、传输数据。
为此,团队设计了一种不同于区块链的结构——Tangle(有向无环图 DAG)。
它让每笔交易验证前两笔,从而实现高并发与近乎零手续费。
理念领先,但现实艰难。为了确保交易安全,IOTA 早期依赖名为 “协调者” 的节点,这让它被质疑“中心化”,也让项目在去中心化浪潮中一度显得另类。
IOTA 没有停下脚步。接下来的数年,它在不断“自我进化”
▪️2021 · Chrysalis 升级:
完成底层重构,交易速度与稳定性显着提升,为智能合约铺平道路。
▪️2023 · Stardust 升级:
引入 原生代币、NFT 与智能合约框架,生态开始开放化,IOTA 迈入可编程时代。
此时,IOTA 已不再只是物联网账本,而是通往通用链的过渡阶段。
2025 年 5 月,IOTA 迎来真正的重生。
Rebased 主网升级让它彻底告别协调者,成为完全去中心化的可编程网络。
▪️全新的 双虚拟机架构:
MoveVM(L1):提供高安全性与资源隔离;
EVM(L2):兼容现有 Web3 与 DeFi 生态。
▪️性能指标全面跃升:
-T
IOTA-3.47%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VOOI 的积分系统正式进入加速阶段:
第15个 Epoch 发放了 2000万积分。
从第16个开始,每期积分增加到 3000万,之后还会继续提升。
第20期前,任何一期都可能是最后一期。
也就是说:积分越来越多,但时间越来越少。
✅ 交易就能拿积分,无需额外操作
✅ 越早参与,积分越多、竞争越小
✅ 这是“积分钻探”开启的时刻,再观望可能就错过了
@vooi_io 正在加速发放积分,现在是入场的最佳窗口,再晚就只能捡尾矿。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在数字世界里,信任已经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AI、区块链、加密资产不断融合,信息越来越多,真假越来越难分。真正值得相信的,不是宣传有多响亮,而是数据是否可查、历史是否可验证。
当我在这片数字世界中不断探索,我越来越确信:真正的价值,不是热闹和噪音,而是链上留下的真实记录与可验证的历史。
@SolvProtocol
正在把比特币等资产的流动性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它不仅能跨链借贷,还能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帮用户优化收益。每笔操作都记录在链上,风险透明可查。Solv 强调的是资产的“生产力”——不只是存着,而是让资产持续创造价值。财富管理从“持有”变成“主动增值”,所有过程都公开可验证,让收益和风险都清晰可见。
@pacifica_fi
专注于为 DeFi 用户提供好用的跨链资产管理工具。用户可以把钱在多条链之间自由调配,实现灵活组合投资。平台的智能合约会自动进行风险控制,每次交易都经过计算,并同步记录在链上。它解决了多链操作复杂的问题,也让用户随时能看到资产在哪里、状态如何。简单、透明、安全,是 pacifica_fi 的核心。
@LayerBankFi
把“数字银行”搬到了链上。它提供跨链借贷、抵押、收益管理等功能,所有操作都上链留痕。用户既能像用传统银行一样方便操作,又能享受去中心化带来的自由和效率。$ULAB 通过智能合约实时调整利率和抵押率,让资金配置更稳、更高效。资产配置也更加多样化
BTC-5.58%
VLR-6.74%
BOB22%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VOOI简直太厉害了!
√ 日交易量 ATH: $320M
√ 月永续合约交易量: $3.5B+
√ 总累计交易量:$8.4B
√ V2 刚刚在几个月前推出,已经吸引了超过 30K 的新用户,市场份额超过 1%
在@vooi_io上,您可以在一个地方交易永续合约、现货和掉期——
不切换链,不桥接,无燃气费。
说真的,实在是太顺畅了。
@cookiedotfun @cookiedotfuncn #vooi #CookieDotFun
查看原文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刚解锁cSnaps,好多人说VOOI 要结束了?
我还没加上分呢,建设@vooi_io几个月了,它出现在
@cookiedotfun 的「好评榜」上,一点也不意外。
VOOI 这一路的成长有目共睹——团队节奏极快,功能上新从不拖泥带水,用户体验更是直接拉满。几乎每天都在刷新交易量纪录,离成为永续交易领域的头号玩家只差时间。
在竞争激烈Perps 赛道里,VOOI 靠的不是噱头,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
持续创新 + 稳定性能 = 长期信任。
看好 VOOI,不只是因为数据,而是因为它在真正改变链上交易的标准。
目前正在进行第15周积分活动,看好的可以冲!
赚分入口:
#Perps @vooi_io #Cookie #vooi @cookiedotfun @cookiedotfuncn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 热门话题查看更多
  • 热门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