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DeFi:升級到底是什麼?
懸崖筆記版本
DeFi 基本上是 DeFi 1.0 的補丁更新。原始的 DeFi 運動使金融民主化,但也帶來了混亂的問題——讓你哭泣的燃氣費、流動性碎片化、安全噩夢,以及像是在沒有說明書的情況下拆解炸彈的用戶體驗。DeFi 旨在解決這些問題。
想象一下:如果去中心化金融(DeFi)是“我們構建它”的階段,那麼DeFi就是“我們正在讓它真正可用”的階段。這已經在發生——項目讓你可以將你的流動性提供(LP)代幣作爲貸款的抵押,保障你的智能合約免受黑客攻擊,並提供基本上可以自我償還的貸款。
爲什麼 DeFi 1.0 破碎了 (而沒人談論這個)
DeFi承諾取代銀行。這是個很酷的夢想,對吧?但問題出在這裏:
可擴展性是個災難。 像以太坊這樣的高流量區塊鏈將簡單交易變成昂貴、緩慢的噩夢。你想交換代幣?好的,這將花費$50 的手續費,並且你的交易可能需要一個小時。
流動性無處不在。 它分散在以太坊、索拉納、Polygon 和其他十幾個鏈上。這種碎片化意味着市場深度不足,交易時會得到較差的價格。
安全是一場猜測遊戲。 大多數用戶不了解他們在存入什麼。你實際上是在智能合約中押注數百萬,這些合約可能存在後門或漏洞。審計有幫助,但並不能保證——代碼更新可能會在一夜之間引入新的漏洞。
無常損失是現實的。 如果你是流動性提供者,而你的代幣對的價格比率波動,你會虧錢——有時損失很大。在DeFi之前,你只需接受這個損失。
預言機糟糕。 DeFi 協議依賴於來自外部世界的價格數據。糟糕的預言機設計 = 糟糕的價格 = 用戶損失。
中心化太嚴重。 大多數DeFi項目並不真正去中心化——它們由創始團隊做出所有決策。這違背了整個目的。
DeFi 實際上在做什麼?
用例 1:您的質押代幣可以更有效地工作
舊方式:你 LP 代幣 → 質押它們 → 獲得獎勵。就這樣。
新方式:你 LP 代幣 → 將其作爲抵押 → 借款,同時仍然從你的原始投資中賺取獎勵。
這就像在你的房子上再貸款,同時保留租金收入。你在解鎖流動性而不失去增值空間。一些協議甚至允許你以你的LP代幣鑄造穩定幣(想象一下MakerDAO,但針對LP)。
用例 2:智能合約黑客攻擊的保險
問題在於:大多數用戶不知道一個協議的代碼是否合法,或者是否充滿了漏洞。所以他們只能祈禱。
DeFi 修復了這一問題:支付少量費用,獲得針對該特定智能合約的保險覆蓋。如果它被黑客攻擊並被抽走,你就有保障。現在你可以自信地進行存款,而不是焦慮。
用例 3:防止無常損失
一些DeFi協議正在試驗IL保險。以下是其中一個版本的工作原理:
您將一個代幣存入單邊流動性池(,無需配對)。該協議將其自己的原生代幣作爲另一方。您從交換中獲得費用,協議也是如此。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協議費用累積成一個保險基金,如果發生無常損失,將補償您。
如果費用不夠?協議可以鑄造新的代幣。代幣太多?銷毀它們或存儲它們。
用例 4:自償貸款
傳統DeFi貸款 = 你欠利息 + 清算風險。
DeFi貸款=抵押品本身產生回報以償還貸款。
示例:您借入$100 USDC。您提供$50 作爲抵押。放款人將您的$50 投入收益農場並賺取利息。一旦該利息累積達到$100 + 費用,您的貸款將自動還清,您的抵押物將歸還。無需手動支付,無清算風險。
誰在真正掌控這一切?
問題在於:去中心化金融(DeFi)本應是去中心化的,但大多數項目仍處於早期階段,並且由創始人控制。
不過趨勢正在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協議引入治理代幣(,這些代幣使持有者能夠對決策進行投票),並轉向DAO管理。MakerDAO在這一方面設定了標準。
但是要注意——全球各地的監管機構開始關注這一點。今天去中心化的東西,明天可能會被迫中心化,如果政府要求遵守KYC、AML或其他規則。
你應該真正了解的風險
1. 智能合約仍然可能被利用。 審計並不是魔法盾牌。代碼更新會引入新的漏洞。僅投資你可以承受的損失。
2. 監管是一個變數。 政府正在關注去中心化金融(DeFi)。新的規則可能迫使項目關閉某些功能或徹底改變。你的策略可能會在一夜之間變得非法。
3. 無常損失依然存在。 即使有保險,無常損失是真實的。風險無法完全消除——只能減輕。如果你的代幣對劇烈波動,你會虧錢。就這樣。
4. 你可能會被鎖定在你的資金之外。 如果一個DeFi項目的網站崩潰,而你只知道如何使用他們的用戶界面,你就會陷入困境。你需要能夠通過區塊鏈瀏覽器直接與智能合約互動,這需要大多數人沒有的技術技能。
底線
DeFi 正在解決現實問題——但這不是魔法。它使 DeFi 更加安全、高效和可及。但它仍然存在風險,仍然復雜,並且仍在發展中。
這個行業從“這可能會取代銀行”的炒作轉變爲“好吧,我們需要實際讓這個可用”的現實。這是健康的。
但不要觸碰你不理解的DeFi產品。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個機會就不值得冒這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