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450億拋售+跌破10萬!比特幣巨鯨跑路,市場真要涼了?
最近幣圈的日子不好過,打開行情軟件就透着一股寒意——比特幣一個月內從12.4萬美元的高點跌超20%,一度跌破10萬美元關口,最低摸到99113美元,這是自6月以來的首次失守。更讓人揪心的是,背後不是散戶慌了神,而是手握大量籌碼的“巨鯨”在瘋狂套現,短短一個月拋出40萬枚比特幣,算下來足足撤了450億美元。
這波拋售和之前的暴跌不一樣,不是槓杆爆倉引發的連鎖反應,而是長期持有者主動“用腳投票”。不少人都在問:巨鯨爲啥現在跑路?這是不是市場信心崩塌的信號?手裏有幣的該割肉還是扛着?沒入場的要不要抄底?今天就用大白話把這事捋透,不搞專業術語,全是實在分析,看完就知道該怎麼應對。
先搞懂:這波下跌和之前不一樣,問題更棘手
要判斷市場會不會涼,首先得明白這次下跌的核心原因。和10月份那波暴跌比起來,這次的情況其實更值得警惕,因爲本質完全不同:
10月份的暴跌是“被動砸盤”——當時是期貨市場槓杆太高,一旦價格下跌就觸發強制平倉,192億美元的倉位被清算,屬於“被迫賣出”,市場情緒恢復得也快。但這次不一樣,是“主動拋售”主導的:根據CryptoQuant的數據,過去30天裏,持有比特幣超過155天的長期持有者,持倉量淨減少了40.5萬枚,按期間平均價格算,總價值超400億美元,和10x Research統計的450億美元基本吻合。
K33研究的負責人維特爾·倫德也說了,過去一個月有超31.9萬枚比特幣重新活躍起來,其中大部分是持有了6到12個月的幣,這明顯是從7月中旬開始漲後,巨鯨們在大規模獲利了結。雖然有一部分是內部轉帳,但更多是真真切切的拋售。
更關鍵的是,這次下跌還帶崩了穩定幣。去中心化穩定幣XUSD一度從1美元跌到0.26美元,偏離錨定價超77%,原因是背後的基金損失了9300萬美元。穩定幣是幣圈的“定心丸”,連它都脫錨了,說明市場信心已經脆弱到了極點,大家都在慌着把加密貨幣換成穩定資產,進一步加劇了下跌壓力。
簡單說,之前的暴跌是“意外事故”,這次是“主動撤離”,加上穩定幣出問題,市場的根基動搖得更厲害。那巨鯨們爲啥偏偏在這個時候選擇跑路?不是一時興起,而是多重因素湊到了一起。
巨鯨跑路的3個核心原因,不是單一因素導致的
巨鯨作爲幣圈的“聰明錢”,不會隨便拋售持倉,他們的操作都是基於對市場的判斷,這次跑路主要是因爲這3點:
第一,獲利了結,落袋為安。從7月中旬到10月高點,比特幣短短3個月漲了不少,持有6到12個月的巨鯨已經賺得盆滿鉢滿。對他們來說,現在把籌碼換成現金,把浮盈變成實際收益,是最穩妥的選擇。畢竟比特幣波動這麼大,誰也不想看着到手的利潤又飛了,尤其是在市場出現松動跡象的時候,先兌現一部分利潤準沒錯。
第二,宏觀環境變了,風險在增加。之前比特幣漲,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市場預期联准会會降息,資金願意流向加密貨幣這種高風險資產。但現在,联准会的降息預期變得反復,加上全球對AI等科技領域的估值泡沫開始擔憂,風險資金都在往安全的地方跑,加密貨幣自然受到波及。巨鯨們對宏觀環境的變化更敏感,提前撤離也是爲了規避後續可能的更大波動。
第三,市場接盤能力變弱,供需失衡了。今年早些時候,巨鯨開始拋售的時候,還有機構投資者在承接這些籌碼,所以市場還能維持震蕩。但自從10月10日崩盤後,市場需求大幅萎縮,新的買家不願意入場,巨鯨們發現沒人接盤了,只能自己主動降價拋售,形成了“越拋越跌,越跌越沒人買”的循環。10x Research的馬庫斯·蒂倫就說,現在巨鯨根本沒有買入的跡象,供需失衡越來越嚴重。
這三個因素疊加,讓巨鯨們覺得“此時不跑更待何時”,於是就出現了450億美元的大規模拋售。而他們的拋售,又進一步打擊了市場信心,導致散戶跟風賣出,價格繼續下跌,形成了惡性循環。
現在的關鍵問題:市場會崩嗎?後續走勢怎麼看?
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答案其實很明確:不會出現災難性崩盤,但短期下跌趨勢可能還會延續,震蕩調整是大概率事件。
先說說爲啥不會崩。一方面,這次的槓杆水平比10月份低很多,過去24小時的加密貨幣平倉金額只有20億美元,和10月份的192億美元比起來,規模小了不少,沒有出現大規模連鎖爆倉的條件。另一方面,雖然巨鯨在拋售,但比特幣的長期價值邏輯還在,摩根大通等金融機構還在提供抵押通道,機構資本的布局沒有完全撤離,只是暫時變得謹慎了。
但短期來看,下跌壓力還沒緩解。馬庫斯·蒂倫就警告說,這次拋售可能會持續到明年春季,參考2021到2022年的熊市,當時大型持有者用了近一年時間拋售了超100萬枚比特幣,現在按當前的拋售節奏,這種情況可能會重演,還會持續六個月左右。
價格方面,蒂倫認爲不會跌得太離譜,最大下行目標位是8.5萬美元,不會出現斷崖式下跌。從技術面來看,10萬美元關口雖然失守,但現在已經收復了一部分失地,報10.18萬美元左右,說明在這個價位還有一定的支撐力。不過如果後續沒有新的資金入場,跌破8.5萬美元也不是沒可能,只是過程會比較震蕩,不會一蹴而就。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持倉結構在變化。之前是持有100到1000枚比特幣的巨鯨在瘋狂增持,但現在他們的增持規模大幅下降,籌碼從巨鯨向誰轉移還不明確。這種結構變化意味着市場的共識在瓦解,短期很難形成新的漲動力,更多是在震蕩中尋找新的平衡。
總結一下後續走勢:大概率是“震蕩下行”,不會崩盤,但會慢慢調整,可能持續到明年春天,最低可能摸到8.5萬美元。現在市場最缺的是信心和增量資金,只要這兩個因素沒改善,調整就不會結束。#加密市场回调 $BTC $ETH $Z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