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 Protocol 獲 a16z 押注 1.34 億!IP 革命挑戰 80 兆市場

Story Protocol 是由 a16z 領投、分別於 2023 年和 2024 年獲得 5400 萬美元和 8000 萬美元融資的鏈上智慧財產權平台,旨在建立全球授權和版稅自動化的基礎設施。該平台於 2025 年 2 月成立,目標成為網際網路的 IP 層,已註冊 2000 萬個智慧財產權資產。

Story Protocol 架構:可程式 IP 的基礎設施

Story Protocol 架構

(來源:SoluLab)

Story Protocol 是 Story Network 背後的公司,推出了一款專用的第一層區塊鏈,支援 IP 資產(代幣化作品)、可程式 IP 授權(PIL)以及用於即時鏈上收入分配的版稅模組。「我們創建 Story Protocol 的目的是為了讓智慧財產權能夠跨媒介進行編程,」Muttoni 說。「無論是人工智慧生成的數據、虛擬資產還是電影知識產權,創作者都應該有一種透明的方式來授權他們的作品並從中獲利。」

支持者認為這種架構為透明的溯源和可組合的授權協議奠定了基礎。批評者則質疑,在缺乏法律認可的情況下,智能合約許可協議能否經得起法律的考驗。目前,Story Protocol 的鏈上授權僅作為元資料層,不具法律約束力,直到智慧合約的強制執行機制已明確規定。

全球創意資產總值超過 80 兆美元,鏈上智慧財產權正逐漸成為連結創作者、企業和人工智慧平台的市場層。Story Protocol 目前已擁有超過 200 支球隊,並在娛樂、遊戲和數據應用領域註冊了 2000 萬個智慧財產權。

秒級結算取代季度付款的版稅革命

傳統的版稅制度,例如 ASCAP,透過多層中間機構按季度向創作者支付報酬。Story Protocol 的目標是使這個流程現代化。「如今,版稅要經過不透明的中間商,耗時數月才能到達創作者手中,」Muttoni 說。「在 Story Protocol 平台上,可程式版稅只需幾秒鐘即可結算,無需數月——而且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無縫流轉。這對獨立藝術家和新興市場來說意義非凡。」

然而,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 2025 年金融科技報告中所警告的那樣,如果監管和流動性緩衝機制滯後,實時代幣化結算可能會加劇系統性風險。即時支付固然強大,但如果沒有相應的保障措施,它可能會超越監管的步伐。Story Protocol 的長期成功或許取決於其與受監管的金融體系的整合。

Story Protocol 版稅機制優勢

即時結算:版稅從數月縮短至數秒

透明追蹤:鏈上記錄消除中介黑箱

全球無縫:跨境支付無需多層轉換

文化時刻而非技術里程碑的採用邏輯

「鏈上智慧財產權不會只有一個轉折點,因為智慧財產權一直在不斷發展,」Muttoni 說。「我們在建造 Story Protocol 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它能夠與時俱進——整合了人工智能、遊戲和好萊塢等領域——這樣創作者就可以直接追踪作品並獲得授權。」

他補充說:「真正的轉折點可能並非體現在絕對的數字上,而是一個文化時刻——比如將 BTS 的藝術作品重新混音成遊戲,並通過 Story Protocol 實現自動收益分成。當數百萬人使用鏈上 IP 卻不意識到這是 Web3 時,轉變就發生了。」

這一觀點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的《2024 年世界智慧財產權報告》相符,該報告指出,全球智慧財產權能力仍集中在不到十個經濟體中。報告也指出,數位智慧財產權市場仍依賴制度整合而非技術整合。代幣化智慧財產權的轉捩點可能不僅取決於產品普及,也同樣取決於政策協調。

法律互通性與 AI 訓練數據授權

「我們目前的智慧財產權體系已經崩潰了,」Muttoni 說。「創作者和企業正在與人工智慧公司對抗,但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技術原生框架,在這個框架下,智慧財產權可以大規模地自由授權和保護。Story Protocol 提供了組織可以整合到其中的權利軌道,而不是與之競爭。」

人工智慧開發者與版權所有者之間的法律糾紛暴露出一個結構性缺陷:網路的發展速度超過了保護創意作品的基礎設施建設速度。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5 年代幣化報告》指出,此類市場的發展「並非線性,而是分階段進行的」。

隨著人工智慧對已獲授權資料的需求不斷增長,新的指標可能會定義智慧財產權的價值——授權量、版稅累積和來源速度。「一些最有價值的智慧財產權將是授權用於人工智慧訓練的資產,」Muttoni 說。「人工智慧的瓶頸不在於計算能力,而在於獲得版權許可的數據。Story Protocol 上的 Poseidon 專案允許任何人將現實世界的數據作為知識產權進行授權,從而在數據提供者、人工智慧開發者和用戶之間創造可衡量的價值。」

$IP 代幣:生產性資產而非投機工具

「在加密貨幣市場,反身性是正常的,」Muttoni 說。「但 Story Protocol 上註冊的智慧財產權與現實世界的應用案例緊密相關。$IP 代幣用於授權、質押和治理——這是一種與創造性活動而非投機相關的生產性資產。」

CFA 協會 2024 年的分析報告則持較謹慎的觀點:代幣化或許能催生新的資產類別,但同時也面臨估值不透明和託管風險。報告認為,機構投資人會將 IP 代幣視為基礎建設的演進,而非投機行為——這種觀點或許能夠抑制 Story Protocol $IP 代幣的炒作。

Grayscale 產品與研究主管 Rayhaneh Sharif-Askary 將 Story Protocol 描述為「將區塊鏈協調與 AI 模型訓練聯繫起來」。她指出,Poseidon 的模型可以將日常人類活動轉化為代幣化的、經過版權許可的數據,用於機器學習。

用戶體驗簡化與創作者賦能

「長期以來,授權和版權管理一直都是擁有律師的工作室的專屬領域,」Muttoni 說。「透過我們的智慧財產權入口網站,任何人都可以在幾分鐘內完成區塊鏈上的智慧財產權註冊——無需律師,無需中介,也無需支付平台費用。我們的目標是讓授權流程變得直觀便捷,而非繁瑣冗餘。」

不過,美國專利商標局和版權局在 2024 年提交給國會的報告中強調,區塊鏈上的轉讓不會改變智慧財產權法。版權和商標的轉讓仍然需要書面簽署的協議。可程式知識產權正從概念走向基礎設施,Story Protocol 融合了自動化、治理和互通性,使其成為文化與程式碼的交匯點。如果成功,Story Protocol 可能會重新定義創意版權在全球經濟中的流動方式。

IP-0.13%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