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中國虛擬貨幣詐騙新招!「只騙外國人不犯法」謬論,廣東判例打臉
廣東韶關樂昌市人民法院近日審結一起涉外虛擬貨幣詐騙案,犯罪分子張某松等人利用手機、電腦翻牆存取境外互聯網,偽裝成財經、金融部落客在社群平台與外國被害人互加好友。在取得被害人信任後引導受害者在虛假平台進行虛擬幣投資,從而騙取被害人財物。
虛擬貨幣詐騙新模式:翻牆假冒財經博主
隨著反電信網路詐騙宣傳的深入人心,一些犯罪分子將目光轉向了外國人,以此逃避法律制裁。這種虛擬貨幣詐騙新模式顯示,犯罪分子正在尋找監管和宣傳的漏洞,試圖透過選擇外國受害者來降低被發現和追訴的風險。
2024 年 3 月 9 日,張某松等人利用手機、電腦翻牆存取境外互聯網,這是整個詐騙鏈條的第一步。翻牆技術使他們能夠繞過中國的網路防火牆,直接接觸境外社群平台上的潛在受害者。犯罪分子偽裝成財經、金融部落客,在社群平台上發布看似專業的投資分析和市場預測,營造出專業投資顧問的形象。
這種偽裝極具欺騙性。犯罪分子會精心設計社交媒體頁面,使用專業術語和市場數據,甚至可能盜用真實財經專家的照片和資料。對於不熟悉中文互聯網環境的外國人來說,很難辨別這些帳號的真偽。在取得被害人信任後,犯罪分子會引導被害人在假平台進行虛擬幣投資。
這些假平台通常製作精良,模仿真實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介面,顯示即時價格波動和交易記錄。受害者在平台上「投資」的資金實際上直接進入犯罪分子的口袋,平台上顯示的盈利都是虛假數據。當受害者試圖提現時,往往會被要求支付各種「手續費」、「稅金」或「保證金」,最終發現無法取回資金。
涉案金額與量刑:小額詐騙同樣嚴懲
經查,一名外國被害人被詐騙人民幣 4,619.9 元。這個金額雖然相對較小,但法院依然嚴肅處理此案,顯示中國司法機關對任何形式的虛擬貨幣詐騙都採取零容忍態度。事後,被告親屬代為退出全部詐騙所得資金,這在量刑時被視為從輕情節。
法院經審理認為,張某松等人的行為構成詐欺罪。根據具體情節,樂昌法院依法判處張某松等人有期徒刑八個月至六個月不等,併處罰金。雖然涉案金額不大且被告方已退贓,但仍然獲刑半年以上,這釋放出明確的法律訊號:虛擬貨幣詐騙不會因為金額小或受害者是外國人而獲得寬大處理。
本案量刑考量因素
犯罪性質:利用虛擬貨幣詐騙,具有較高的技術性和隱蔽性
受害者特徵:針對外國人實施詐騙,具有跨國犯罪特徵
社會危害:損害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破壞跨境金融秩序
從輕情節:全額退贓,認罪態度較好
量刑結果:綜合考量後判處 6 至 8 個月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這種量刑標準顯示,即使是小額虛擬貨幣詐騙,只要行為構成犯罪,就會受到法律制裁。犯罪分子不應抱有「金額小不會被追究」或「騙外國人風險低」的僥倖心理。
法律紅線:境外並非法外之地
法官在判決後特別提示:所謂「只騙外國人」絕非法律豁免理由,境外並非法外之地,切勿輕信「騙外國人不犯法」的謬論。這個提示針對的是一些犯罪分子存在的錯誤認知,他們認為只要受害者是外國人,就能逃避中國法律的制裁。
這種認知錯誤來自對法律的無知。根據中國刑法,詐欺罪的構成要件包括主觀上的詐騙故意和客觀上的詐騙行為,以及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後果。受害者的國籍並不影響犯罪的成立。無論詐騙對像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任何形式的電信網路詐騙行為都將觸犯法律紅線。
從國際法角度看,中國對發生在其境內或由其公民實施的犯罪擁有管轄權。即使受害者在境外,只要犯罪行為在中國境內實施,中國司法機關就有權追訴。此外,詐騙外國人還可能引發外交糾紛,損害國家形象,其社會危害性甚至超過一般的境內詐騙案件。
虛擬貨幣投資風險警示
法官在判決中也提醒公眾,在中國虛擬貨幣不具備法定貨幣地位,投資理財需理性,切勿盲目跟風。這個提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已多次發布公告,明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
虛擬貨幣交易不受法律保護,參與虛擬貨幣投資交易活動存在法律風險。投資者需要清醒認識到,虛擬貨幣市場波動劇烈,價格操縱現象普遍,且缺乏有效的監管保護機制。一旦遭遇詐騙或投資失敗,很難通過法律途徑追回損失。
警惕未經國家批准的「黑平台」是防範虛擬貨幣詐騙的關鍵。合法的金融投資平台必須經過相關部門批准並接受監管,而虛擬貨幣交易在中國本身就不具備合法地位。任何聲稱可以進行虛擬貨幣交易或投資的平台,都應該引起高度警惕。
識別虛擬貨幣詐騙平台的關鍵特徵
承諾高額回報:聲稱「穩賺不賠」、「日收益率超高」等不切實際的回報
拉人頭模式:要求發展下線、推薦新用戶才能提現
提現困難:設置各種提現門檻,要求支付手續費、保證金
假冒專業形象:盜用知名機構或專家身份進行背書
誘導翻牆操作:要求使用 VPN 等工具訪問境外平台
一旦發現可疑情況請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及時報案不僅能幫助自己追回損失,還能協助警方打擊犯罪,保護更多潛在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