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解構 DAT 成敗關鍵:建構超越 mNAV 的深度分析
DAT 行業呈現二八分化格局,基於真實資產與差異化財庫策略的 DAT 仍代表重要金融創新,需建立更嚴謹的評估框架。本文源自kokii.eth 所著文章,由Foresight News 整理、編譯及撰稿。 (前情提要:連微策略都快沒錢買 BTC 了,DAT 撐得住比特幣這波顛頗嗎? ) (背景補充:Metaplanet股價暴跌8成「比特幣浮虧16%」,執行長回應:不放棄BTC儲備DAT,持續長期加倉 ) DAT 既非天使,也非魔鬼;既非救世主,也非罪魁禍首。 摘要 二八分化格局:DAT 行業呈現幂律分佈,各類別頭部項目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長尾項目難以為繼。儘管存在泡沫,但基於真實資產與差異化財庫策略的 DAT 仍代表重要金融創新。 價值與情緒背離:mNAV 常掩蓋長期價值驅動因素。我們的增長驅動分解模型將基本面複利增長與市場情緒分離。數據顯示,BMNR、HSDT 等公司每股價值持續增長,而多數 DAT 股價下跌主要源於情緒收縮,非基本面惡化。 脆弱的飛輪效應:DAT 依賴反身性資本循環——溢價時發行股票增長財庫,折價時捍衛每股價值。這在下跌市場中極具挑戰。Bitmine 等公司管理審慎,部分企業激進發行導致稀釋,損害長期可持續性。 雙重評估框架:完整評估需聚焦 1. ㄌ獨立於情緒的基本面價值增長;2. 發行與財庫管理——即管理層是否對市場狀況做出負責任反應。二者共同決定 DAT 是在創造價值還是侵蝕價值。 數據基建缺口:行業亟需結構化可比數據,包括建立披露標準、提升透明度、優化運營實踐。更強數據透明度將推動行業成熟,保障投資者知情權。 2025 年迎來了 DAT Summer,隨著 Bitmine (BMNR)、Sharplink (SBET) 和 Solana Company (HSDT) 等 DAT 進入主流,該領域迅速擴張。目前我們追蹤的 30 支 BTC、ETH 和 SOL DAT 總市值已達 1,170 億美元。然而,在市場衝擊後,初期的炒作熱潮已開始降溫。 儘管市場噪音不斷,多數投資者仍僅通過 mNAV (市值 / 淨資產價值比率) 這一狹窄視角評估 DAT,未能理解其核心價值、財庫策略或發行紀律的內在機制。 為此,我們參照合作夥伴 Pantera 構建的 DAT 數據看板編譯了本報告,旨在推動討論、澄清誤解,並建立更嚴謹的 DAT 評估框架。 什麼是數字資產財庫 (DATs)? 數字資產財庫 (Digital Asset Treasuries, DATs) 是當今公開市場中最引人注目的金融實驗之一。它們是資產負債表以數字資產為主的上市公司,允許投資者通過股票市場間接獲得 BTC、ETH、SOL 等數字資產的風險敞口。這意味著投資者可通過傳統券商帳戶在受監管環境中交易,規避鏈上平台的複雜性。 與 ETF 或信託不同,DAT 是運營性公司,而非被動投資工具。它們可直接持有、交易甚至質押數字資產,發行新股或籌集資金,形成主動管理的財庫工具,其價值與底層數字資產和公司資本管理策略雙重掛鉤。 典型的 DAT 始於一家持有數字資產的小型上市公司或新上市工具 (SAPC),其淨資產價值 (NAV – Net Asset Value) 反映了持有的總公允價值,市值 (Market Cap – MCAP) 體現股票市場對相同資產敞口的定價——通常因市場情緒、流動性和管理層信心出現溢價或折價。 部分 DAT,如 BTC 的 Strategy,其商業模式核心在於利用股權融資持續增持目標資產。其他 DAT 則探索質押收益、衍生品敞口或多元化投資組合,在價格敞口外疊加收益層。 對投資者而言,DAT 成為傳統金融與鏈上資產的橋樑: 對於大眾和機構投資者而言,DAT 提供了監管清晰度、券商可及性和合規兼容性,使其通過熟悉管道擁有數字資產敞口。 對於加密生態系統而言,DAT 創造新資本流入管道,可增加底層資產流通稀缺性,支持質押基礎設施,並深化二級市場流動性。 許多公司和機構通過 PIPE (Private Investment in Public Equity,私募股權公開投資) 參與 DAT 發行,其投資邏輯基於下圖所示的「正向飛輪」: 然而,市場對 DAT 也存在諸多質疑: 這種正向飛輪很容易被視為永恆牛市發動機,但當 mNAV 和底層數字資產價格雙雙下跌時會發生什麼? PIPE 投資者以 DAT 公告前設定價格 (通常低於散戶) 獲得股份,常被質疑為內幕交易或收割散戶。 交易高於 NAV 被視為有問題,因為散戶被迫支付高溢價;交易低於 NAV 也被視為有問題,因為需變賣資產回購股份。 本文將通過數據解析這些質疑,澄清誤解,闡釋各指標真實含義,並分享 DAT 評估方法論。 1. 核心指標解析:mNAV 及局限性 自 2025 年 3 月以來,我們追蹤的 30 個 DAT 總市值從 880 億美元(當時主要歸功於 Strategy/MSTR)攀升至約 1,170 億美元,涵蓋 BTC、ETH、SOL 三大數字資產。但市場討論仍過度聚焦 mNAV 單一指標,忽視其真實含義及其他重要指標。 DAT 公司市值增長趨勢(基於 30 支追蹤標的) DAT 本質是公開市場交易的股票,評估需關注兩大要素: 公司價值 (NAV/ 淨資產價值):反映公司真實價值。對 DAT 而言,指資產負債表上持有的總流動資產——包括數字資產及未部署的現金等價物。公司核心價值驅動因素不是傳統運營利潤,而是數字資產的持有和增長。 市場價值 (MCAP/ 市值):市場對公司價值的評估,通過股價乘以流通股總數量。 淨資產價值 / Net Asset Value (NAV) NAV 反映所持資產基本價值,但具體構成因公司而異。一些公司持有現金儲備、短期國債或其他權益,另一些則持有可轉換債券或認股權證,這些差異使 NAV 難以標準化。現有數據看板多採用簡化公式,部分擴展納入債務與可轉換工具。 NAV 倍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