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一家 DAT 公司的夭折

昨天,好幾家加密生態的知名媒體都報道了一則消息,我把這則消息分了三段:

李林、沈波、肖風、蔡文勝等主導的10億美元以太坊DAT計劃已經擱置,目前籌集的資金已經退回。此次計劃是亞洲投資者主導的規模最大的 DAT。

關於擱置的理由,相關消息是這麼報道的:

業內人士推測擱淺原因主要由於 1011 事件後市場走熊,近期大量 DAT 公司股價也出現了大幅下跌

而關於後續的計劃,消息是這麼報道的:

關於是否會重啓計劃,有關人士表示會將投資者利益置於首位,目前還有待市場觀察,順勢而爲

這幾位名人籌備這個以太坊DAT公司的消息最早出來的時候,我就關注了。主要原因有兩個:

一是在我的印象中,這些人中有一些是能夠關注長期利益而拒絕短期行爲的。

二是這些人中有的曾經爲以太坊的早期成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由這樣的人士牽頭組建這個基於以太坊的DAT公司在我看來是一個比較理性、能夠不被市場情緒所裹挾、並能作出自己獨立判斷的公司。

再說了,他們投資的標的是以太坊,在我的觀念中,長期看,這個標的的選擇毫無疑問是正確的,從標的選擇的角度上看,風險相當可控。

因此,這個DAT公司很值得關注,至少比某些無腦喊今年年底以太坊會到XXX美元,明年以太坊會到XXX美元的以太坊DAT公司要理性得多。

我當時唯一存疑的點是:

在(那時)以太坊已經漲到4000多美元的情況下進入市場,那個時機點是否合適?是不是能找到一個更合適的入場點?

當然了,如果從更長遠的眼光看,4000美元入場也可以,只不過整個團隊可能要在短期內承受市場帶來的壓力。

時間來到現在,近幾日市場天天傳來的都是暴跌的消息-------------這一天我等好幾個月了。

我天天都會看以太坊有沒有跌到2500美元以下,標普500指數有沒有被暴擊。

然後順帶就看到了上面那條被我分爲三段的消息。

我之所以把消息分爲三段,是因爲每一段都很值得思考和探究。

我們先看第二段,總結一下就是:擱置計劃的原因是因爲市場走熊。

按照常識,如果你長期看好一個標的,相信它未來的潛力,不恰恰是應該在市場走熊的時候入場,在別人恐慌的時候貪婪嗎?

我不好評論現在3000美元這個價位入場是不是就很好,但無論如何也比前陣子4000美元的價位入場要好吧?

爲什麼現在價格跌了,反而不敢入場了?

是因爲以太坊的基本面變了?

我似乎也沒看到什麼消息證明以太坊的基本面變了。

我還想到了另外一種解釋:團隊認爲現在這個價位依舊不好。

可如果是這樣,那完全可以繼續再等等,等它價位更低一些,沒必要現在把資金退回給投資者,甚至反而應該在這時候更加加大力度去募集資金,並告訴投資者:現在價格低,更適合入場,我們更需要錢來趁機入場。

所以這個解釋似乎也說不通。

第三段似乎解釋了擱置計劃的深層原因,總結一下就是:有待觀察,要順勢而爲。

這個順勢而爲是什麼意思?

我能想到的就是絕大多數人的“交易思維”:

市場現在在漲,所以我(不管用什麼方法)判斷未來的市場還會繼續漲,也就是有能力預估市場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還會繼續漲。這個時候再去買。

反之市場在跌,我判斷接下來市場還會跌,所以不能買了。

pfA2r7T2bQACgSN0QtYsxfKZwWC5bo06Ui4OiPYb.png

其實吧,如果要按這種“交易思維”的思路,市場上有數不勝數的迷因幣能讓這種玩法派上用場,真沒必要把以太坊作爲目標----------因爲你都有能力判斷市場接下來的走勢了,爲什麼不找個波動更大的標的?

第三段中還有一句話更值得玩味:“有關人士表示會將投資者利益置於首位”。

“將投資者利益置於首位”?

在價格更低的時候買入一個長線有潛力的標的不才是最好的把投資者利益置於首位的做法嗎?

難道要在市場節節高升的時候買入才是把投資者的利益置於首位?

我猜這句話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恐怕不是“將投資者利益置於首位”,而是“將投資者的情緒置於首位”。

爲什麼?

因爲絕大多數投資者很多時候更在意的是情緒,是短期的市場反饋。你買進一個東西,三天不漲,他就着急了。你和他講幾年後甚至一年後會怎麼樣,他沒有耐心聽的。他更想聽爲什麼這三天沒有漲。這時候你要是安慰不了他,那就麻煩了。

而當下的加密生態正面臨這樣的環境。

在市場大環境不太理想的情況下,如果這時候入場,萬一接下去以太坊的價格更低,投資人鬧情緒怎麼辦?

所以幹脆擱置計劃,避免投資者的錢**短期內面臨可能虧損的風險。**至於曾經憧憬的長期潛力和未來前景,那根本沒法在這時候和投資者解釋,解釋了也未必有用。

出資人出現的這種狀況是很多資金管理者都會面臨的問題。

這兩天我看到了林園的一段訪談,談的就是這個問題。

在訪談中記者問他:你的投資者對你的投資有意見怎麼辦?

他回答得真是幹脆:理他們幹什麼?協議都寫好了。

記者再問:你怎麼和他們解釋?

他回答得同樣幹脆:不解釋。

對林園,他的不少觀點我都很欣賞,但也有一些觀點在我看來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不過看了這段採訪後,我發自內心地認爲他真的是個很有趣的人。

巴菲特、芒格兩位老先生對如何對待投資者也分享過很強硬的觀點。

有提問者問兩位爲什麼不把伯克希爾哈撒韋的股票拆股以降低個股的價格來讓更多投資者有機會參與。

兩位老先生回答得也是很幹脆(大意是):我們不希望很多投資者買我們的股票,我們要維持這個門檻。不認可我們做法的投資者應該把我們的股票賣掉,去找其他的投資人。

後來,因爲華爾街太多團夥冒用兩位老先生的名發行了一堆“抄作業”的股票才逼得兩位老先生發行了一部分B股。不過在那以後,再也沒有類似的拆股行爲了。

無論是林園還是巴菲特、芒格,他們表達的意思在我看來都很類似:那就是資金管理人不能夠被出資人的情緒所幹擾。而且最好的做法是一開始就用嚴格的標準篩選出資者。理念、價值觀不一樣的人他們的錢不能要,這樣的人也根本沒必要走在一起,這樣的人更不可能同舟共濟、到達勝利的彼岸。

ETH-3.17%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